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开职要闻

学习两会精神 凝聚前行合力——我校师生收听收看全国两会

发布人:侯梦杰作者:侯梦杰,审核:王文方时间:2025-03-06浏览次数:18

3月4日至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盛大开幕,这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之年的关键盛会。我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师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认真收听收看,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学校师生纷纷表示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立志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校长 徐仲昆: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校长,今年两会期间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议题,尤其是涉及职业教育的部分,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重视,让我们职业院校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目前,职业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大力倡导,社会需求旺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效果。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让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和人才评价等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两会中关于职业教育的热点话题,也让我看到了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期待。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升学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我坚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校党委书记 储建新:今年全国两会对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职业教育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特别是“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党委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彰显政治担当。2025年是落实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启之年,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今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日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红色育人平台,健全思政工作机制,培育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落地生根。同时,推动建立校企党建联建机制,强化价值引领,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融入教学实践,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职答卷。

数字经济学院 院长 朱雪芹: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扩大国内需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内容,为数字经济学院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教育领域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也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学院将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做好相关项目,开展项目化教学与以赛促学。面对数字经济发展,学院专业设置和课程需对接行业岗位,要解决产教融合中“校热企冷”等问题,建立良好的机制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总之,两会精神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动力指引,学院将借此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通识教育学院 院长 花清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关内容及两会高等教育议案提案,让我作为开封职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深感责任重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凸显通识教育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我们以“厚植人文底蕴、锻造职业灵魂”为己任,致力于连接专业技能与人格素养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学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增,我们需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互联网+教育”受关注,线上资源丰富对传统教育提出新要求,我们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效率,如开展在线课程满足学生需求、扩大优质资源覆盖。总之,两会为教育工作提供指引,我将贯彻两会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培育更多人才。

教务处长 万海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教育事业发展擘画了战略蓝图。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历史规律,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切实扛起职教战线新时代使命担当。我们会一如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深化产教融合这一关键任务,按照“专业对接产业、教学对接岗位”的原则,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着力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将行业标准、岗位要求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应有之力!

学生处处长、团委书记 黄宏川: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2025年的政府工作任务进行了系统部署。在这次工作报告中,我感悟较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高校奖助学金方面,李强总理指出,我国开展了高校助学贷款的增额降息工作,助学贷款方面的政策为学生的顺利入学打开了“绿色通道”,确保每一位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和负担而失学,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年学子的深切关怀。其次是安全问题方面,李强总理强调,我们应当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安全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我们学工部更应当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对学生宿舍的安全排查力度,确保违禁物品以及隐患点在宿舍楼宇中销声匿迹,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心、放心的生活环境。最后是队伍建设问题,李强总理指出,我们应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辅导员队伍是学生工作的基石,也是未来培养干部的摇篮,我们当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对师德师风学风的建设。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我也会认真学习,宣传并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扎实做好学生工作,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不负学校寄予的期望。

党委组织部长 高云龙:作为高职院校负责组织工作的一员,观看2025年全国两会并聆听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后,我深受启发,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从党委组织部的角度,我认为落实和保障这些教育论述,需着重以下几个方面:首要的是,我们要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党委组织部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教育改革的各项举措在学校层面得到具体、有效地实施。在“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方面,党委组织部将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将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党委组织部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我们将积极回应师生关切,解决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高职院校的力量。

智能制造学院 团总支书记 陈家辉:在深入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及代表委员们关于高等教育的议案提案后,我内心涌动着无限的感慨与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扶持,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对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为我们的团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他们搭建更多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作为高校团学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社会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精神,不断创新团学工作模式,丰富团学活动内容,努力提升团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刘丽晓: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此时深入学习两会精神意义尤其重大。强国先强教,强国必强教。作为职业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除了需要将国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融入课堂教学以外,我更加关注结合学校特色实现“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相关议题,更加侧重于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当中的思政课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当中。通过与非遗相关专业课程结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人才保障,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扩宽渠道。同时通过非遗项目走进院校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旅学院教师 朱妍:在万物生长的初春,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文旅学院党总支在观看两会开幕式后,我结合自身的学习与工作实际,对两会中的教育议题以及各项政策有了自己的思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将发挥好自身专业优势,深入开展现代职业教育,将学生职业教育与爱国教育相结合,立足开封宋文化,弘扬非遗精神。引导广大学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应有贡献。全国两会的召开,为高校师生们提供了关注国家发展、参与社会讨论的契机。从高校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大家都积极发声,表达着对两会的关注与期待。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在各自的岗位和学习生活中努力奋斗,为实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高校师生群体的责任与担当。

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 肖敏:2025年全国两会开幕,与大学生未来紧密相连。李强总理报告令人振奋。经济上,GDP增长5%,粮食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创新高,新增就业超千万,展现强大韧性,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信心,但竞争激烈,我们需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协作素养。科技领域,政府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终端发展迅猛,为我们搭建广阔平台,我们应紧跟前沿,参与科研,助力科技强国。教育方面,高中、学前教育改善,促进了公平,提升了国民素质。高校打破教学壁垒,鼓励跨学科学习实践。作为大学生,我们是国家发展后备军,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努力学习、投身实践、提升素质,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