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勾勒千年宋韵;一笔一墨,晕染时代风华。她以汴绣为语言,在丝缕间重现《清明上河图》的繁华盛景,让团扇上的花鸟鱼虫低吟浅唱;她又以丹青为舟,在工笔重彩中挥洒古今交融的哲思。从开封古城到艺术殿堂,她以匠心守护非遗,以创新激活传统,让汴绣在当代焕发璀璨新生。她,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我校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负责人——苗炜教授!
在开封职业学院的非遗工作室里,苗炜教授正在指导学生完成一幅花卉题材的汴绣作品。她手中的银针在绷紧的绢布上灵活穿梭,一朵牡丹花的轮廓逐渐显现。"刺绣最重要的是耐心,每一针都要专注”,她轻声叮嘱身旁的学生。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的传承人,苗炜的成长经历与这门古老技艺紧密相连。6岁学刺绣,8岁习绘画,她坦言对这两门艺术"情有独钟"。正是这份执着,让她的作品既保留了宋代艺术的典雅气质,又为传统汴绣注入了现代活力。”很幸运能把爱好变成事业”,她说。
在传承中创新,是苗炜一直坚持的理念。近年来,她尝试将汴绣艺术融入现代生活,设计制作团扇、绣包等实用品。"要让非遗'活'起来,就要走进日常生活。"这些作品延续了宋代美学追求,用色沉稳,构图疏朗,在各类文化展览中备受青睐。
作为学校特聘教授,苗炜把精力投入到非遗教学中。她不仅开设汴绣社团,还组织学生参与绣党旗、共绘秋菊等活动。"只有手把手地教,年轻人才能真正领会这门手艺的精髓。"让她欣慰的是,学校设立了刺绣与设计专业,"这意味着汴绣传承有了更专业的培养平台"。
谈及汴绣的艺术特色,苗炜认为,汴绣展现的是开封得天独厚的宋文化韵味——"长卷形式、古画题材、用色沉稳内敛,古朴雅致,非常接近宋代绘画艺术的审美”。为深入研究传统针法,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工作时间不低于十六个小时。“汴绣发展到今天,所有进步都是在老一辈汴绣人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之上取得的。”
如今,这位"全国轻工大国工匠"获得者正将工作重心转向校园。"未来要培养的不是绣工,而是有文化底蕴的'刺绣工师'。"暮色中,她绣架上的《清明上河图》与窗外古城墙相映成趣,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每一针都是与历史的连接,这就是传承的意义。"苗炜说。
专家简介:
苗炜,女,1956年出生,开封市人,致力汴绣和重彩画创作,手艺实践已达六十余年,能画善绣好文学,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国家级金奖20余个,发表专著及学术论文十数篇,数幅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协会员,首届全国轻工大国工匠,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传统技艺研究(刺绣)艺术硕士,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刺绣专委会学术部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委会副秘书长,开封市汴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民协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论文年表:
1996年出版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临摹本,河南美术出版社书号:8540102225
2000年《漫谈汴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 《中州今古》2000·3期
2000年《关于发展汴绣文化的思考》 《河南大学学报》2000增刊
2000年《谈宋代开封绣业》 《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期
2012年《汴绣--活色生香可夺真》 《中国之韵》2012·12期
201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操守与道德规范初探》 《刺绣文化大家谈》论文集
2014年《汴绣“美人记”系列作品赏析》 《中国刺绣》2014·总第6期
2016年《唤回工匠精神-------试论当代中国手工刺绣艺术工匠精神的缺失》入编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论文汇编》
2016年《潮绣在庙宇中的应用研究》2016年6月网络发表中国知网。
2016年《相伴针线 沉静为绣》——记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杜秀芬的刺绣技艺 《艺品》2016年7月刊
2017年《刺绣针线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研究》《中国艺术时空》2017·第4期
2018年《落在实处的非遗传承》《开封社科》·2018.1(总第168期)
2019年《潮绣在庙宇中的应用研究》《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届传统技艺方向艺术硕士学位论文集暨作品集》文艺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039-6496-1
2019年出版专著《实用白描画稿-团扇花卉写生》天津杨柳青画社,书号:ISBN 978-75547-0836-1
2021年《论刺绣针线语言的理性表述》《中国工艺美术》2021增刊2
绘画作品年表:
1995年工笔画《清幽图》,入选中国美协、全国妇联主办的《中国首届女美术家作品展》。
1998年工笔画《风景这边独好》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的“98金彩奖·牡丹杯新人奖”获优秀作品奖,中国文联收藏。
1999年工笔画《福地》,入选《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获优秀作品奖,并入选《河南省第九届美展》获三等奖。
1999年工笔画《家园》,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
1999年工笔画《曙红》,入选由中国美协、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中央电视台书画院主办的《迎99澳门回归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中央电视台收藏。
2000年工笔画《珍珠弄翠》,参加文化部社文司主办的《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获优秀作品奖,文化部收藏。
2007年8月被中国文联、国务院管理局特邀,赴北戴河疗养并为国务院创作作品,工笔画《清宁》用于国务院领导办公楼会议室装饰用画。
2009年中国重彩画《清远闲放--清宁》入选“微观与精致--全国工笔画小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0重彩画作品三幅、刺绣作品两幅赴台湾参加中国文联书画院主办的海峡两岸交流展(台北)。
2016年重彩画《清明》入选“大匠丹青”中国工艺美术界全国书画大展。
截止2018年多次参加省市美术作品展,不一一赘述。